地铁未通 防灾先行10分钟大火被及时扑灭,被困乘客全部脱险
“大东中队,地铁一号线黎明文化宫车站施工通道内,因员工违章烧焊作业引发火灾,有人员被困,请迅速前往救援!”4月1日下午,伴随着消防警笛的骤响,地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暨灭火救援疏散演习,在大东区黎明文化宫车站举行。沈阳市消防支队、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联合中铁四局集团沈阳地铁一号线风水电5标项目经理部,共同承办了这场沈阳地铁工程首次消防演习。
“消防演习正式开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消防官兵与地铁员工进行的大型灭火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15时43分,沈阳地铁一号线黎明文化宫车站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由于施工期间地铁内可燃物较多,导致现场燃烧猛烈,火势越来越大,滚滚浓烟从地下出口处不断喷涌而出……由于内部存放大量苯板等保温材料以及液化石油气等烧焊用的危险品,如果扑救不及时,将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
事发当时,有几名民工被困于地下,情况万分危急。沈阳市消防局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按照地铁火灾处置预案,迅速调集特勤一、二、三中队以及辖区附近中队和战勤保障大队到场增援,30米高喷车、多功能指挥车、水罐消防车、排烟消防车先后赶赴现场。
等待救援过程中,施工人员迅速展开自救行动。几名员工用毛巾捂住口鼻,将易爆物品抬出地下。
15时47分,随着阵阵急促的警报声,一辆辆消防车陆续赶到火灾现场。随着现场总指挥李国孝下达的灭火救援命令,到场官兵编成三个攻坚组,分别负责救人、排烟和灭火。攻坚一组官兵迅速佩带好自救铃、导向绳、空气呼吸器等装备,钻进滚滚浓烟中摸索着深入地下,边灭火掩护边搜救被困人员。在演习现场,沈阳消防新购置的亚洲最大的大功率排烟车亮相登场,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滚滚浓烟渐渐被驱散排除,有效地起到了增加地铁内部空气流量、提高地下能见度的作用,为参战官兵深入地下搜救被困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攻坚三组在起火部位布设6个水枪阵地并占领地铁内消防水源,利用2支水枪直接灭火,另外4支水枪根据火势情况协助围堵火势。搜救人员携带搜救犬进入救援。
15时51分,攻坚一组利用破拆器材、液压顶杆等装备成功解救被困人员,送至医疗组进行医护。另外两组利用mvu280型消防车、地铁内消火栓、灭火器等装备,奋力扑灭火灾。
经过10分钟紧张而有序地扑救,被困人员成功解救、浓烟被顺利排除、大火被及时扑灭,此次演练圆满结束。
地铁火灾 如何逃生
目前,地铁对沈阳市民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那么一旦发生地铁火灾如何逃生呢?
据沈阳市消防支队高级工程师吴炳龙介绍:首先,由于地下环境密闭,没有窗户,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发烟量非常大,毒害大,并且排出困难。第二,地下火灾温度高。一般能够达到500到600摄氏度,高时甚至可以达到800到1000摄氏度。过高的温度将导致地下大面积燃烧。由于地下出口有限,人员疏散、消防救援等一系列困难。
预防地下火灾,首先必须落实责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保证电焊工人持证上岗,确认孔洞下方是否有可燃材料,电器安装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燃量要符合标准。要对装修垃圾及时清理,疏散通道里不能堆放工具和装修垃圾,确保畅通。
吴炳龙说,除了有效地预防外,一旦发生地铁火灾,最重要的是尽快逃离地下。因此,人们一旦发现火情,在立即报警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确认逃跑路线,选择烟雾较少、距自己最近的出口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压低身体,匍匐前进。如果一时无法逃离,要选择靠近排风口的地方,等待救援人员施救。
人们在逃生过程中,不要慌忙,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进行疏散,防止拥挤和踩踏。
地铁火灾
前车之鉴
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特大火灾。火灾导致198人死亡,147人受伤。这是一起地铁纵火案,1079号列车先行起火,1085号列车随后在对面轨道进站。绝大多数的伤亡都来自后一列车,韩国警方透露,1085号列车驾驶员在抵达中央路车站之前,收到了综合控制室发来的火灾通报,但通报中并没有进一步的具体指示。在驶入中央路车站1分钟后,1085号列车停电无法继续行驶,此时车厢内的照明灯、换气扇等设备都靠紧急电源在维持。驾驶员试图继续行驶,但未能成功。而后,他做出了一个现在看来是最错误的决定——拔出主控钥匙,切断了紧急电源。这使得车厢陷入一片漆黑之中,更严重的是,拔出主控钥匙致使已经打开的车门关闭,尚未打开的车门再也无法打开。
来源:沈阳日报